某国企年终奖差距500倍,“密薪制”成“分配不公”遮羞布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7:16    点击次数:70

在央企工作多年,每到年底都会听到各种关于年终奖的传闻。办公室里的窃窃私语,茶水间的低声议论。谁拿了多少,谁又拿了几倍。

我曾经以为这些都是无稽之谈。直到今年年底,一份内部年终奖明细表格意外流出。看到数据的那一刻,我惊呆了。

同在一个国企,有的人年终奖高达几百万,有的人只有几千元,差距竟达到了五百倍。

这不禁让我想起前几天遇到的一幕。小王是我们部门的老员工,年终评估会上他得了A,按理说应该拿到不错的奖金。可年终奖发下来,他只拿到了部门最低档。

密薪制下,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薪酬在什么水平。 领导说这是为了避免同事间攀比。可实际上,这个制度成了掩盖分配不公的遮羞布。

在体制内工作这么多年,我深知国央企的薪酬体系有其特殊性。可是,这种差距也太大了。

有位同事说得好:不透明的分配制度,就像一个黑箱。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付出的努力,最后会变成什么样的数字。

职位相同,贡献相近,年终奖却相差几十倍。这样的分配机制,如何让员工心服口服?

上个月,我们部门新来了一个员工小李。他之前在民企工作,对国企的体制还不太了解。看到年终奖发下来,他疑惑地问我:"为什么大家都不敢问自己的奖金为什么这么低?"

我苦笑着说:"这就是国企的规矩。"密薪制下,询问他人薪资是大忌。你连比较的机会都没有,又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被不公平对待?

体制内的职场文化就是这样。表面上一团和气,实际上暗流涌动。密薪制成了某些人设计不公平分配的保护伞。

更讽刺的是,每次开会讨论薪酬制度改革,领导们都说要建立公平公正的分配机制。可实际上呢?制度设计得再好,没有阳光照进来,也只是白纸黑字。

记得去年,一位老同事临退休前感叹:"在国央企干了一辈子,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该拿多少钱才算合理。"

这种不透明的分配制度,不仅伤害了员工的积极性,更动摇了国企的根基。

前几天,我翻看了一下国资委的相关政策。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分配机制。可是,从政策到执行,这条路还有多远要走?

密薪制不应该成为掩盖分配不公的工具。 在职场中,公平比保密更重要。

我们需要的是阳光下的分配制度。让每一分付出,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。让每一份努力,都能被公平对待。

关于此事,你怎么看?

#图文打卡计划#